家居智能概念炒热,手机控制智能家仅是过渡

网友分享 |      2024-10-01 09:59

一提到机器人,很多人就觉得这是只有美国大片里才会出现的事物,怎么可能出现在家居生活当中呢?直到一款名为Pepper的智能机器人问世,人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轻松。但Pepper可能只是有钱人的玩物。实际上,家居智能机器人在近几年成为了热门话题。

然而,不久前记者对海尔刚刚推出的家用智能机器人Ubot做了一番简单体验。这款机器人是由海尔旗下的智慧家庭平台,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智能家居”——U+平台研发的。不过,咱们今天并非要谈论Ubot这款机器人,而是要探讨一下从这款机器人身上所反映出的智能家居行业在中国市场的现状。

《家居智能概念炒热,手机控制智能家仅是过渡》

我们始终在强调,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应当是一种高度自动化,并且拥有场景化的家电家居联动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无需用户打开手机进行各种操作,就能自动检测到用户事先设定好的场景程序,进而完成电器操作。简而言之,智能家居的操作理应具备高度智能化以及高度“傻瓜式”的特性。不过,很明显,当前的智能家居尚未达到这一标准。

智能家居概念在业内被热炒已有一段时间,然而在实际用户群体里,始终未出现大量用户踊跃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现象,这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当初推出时的状况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觉得问题在于用户体验。

海尔U+平台的一位研发负责人曾指出,智能家居呈现出“外冷内热”的态势,原因在于当下的体验水准距离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这话说得很在理,不管是科幻影片中的场景,亦或是各个智能家居厂商为我们勾勒出的场景,都对当前的产品体验进行了夸大。而在实际使用时,用户或许首先就得面对智能家居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从理论上讲,家中所有用电的产品都具备智能化的可能性,可是这么多产品之间要如何实现互联协调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于是,便有了诸如苹果HomeKit、海尔U+、京东微联这类智能产品平台,使得更多产品能够凭借统一的方式实现互联,而不再受限于同一品牌的产品。

智能家居由手机控制仅仅是未来产品的“过渡性方案”。

通常电器是依靠人工来控制的,当下智能家居产品大多运用手机或者语音控制,还有一小部分产品支持手势控制。手机控制有个优势,那就是我们不必再用七八个遥控器分别操控各个电器了。用一部智能手机控制多个电器这种方式,在离家外出时进行远程操控确实很便捷。可是,要是在家中的话,手机操作有时反倒显得多此一举。就拿空气净化器来说,在家时只要走过去按一下就行,何苦还要打开手机,找出APP来操作呢?

用手机进行遥控的所谓智能家居,与其被视作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还不如看作是把多个遥控器合并成了一个“遥控器”。所以,我们认为,手机控制的智能家居仅仅是未来产品的一种“过渡性方案”。

再瞧瞧其他遥控方式,例如语音识别和手势识别。这二者都存在一个共通的问题,那就是识别率的问题。语音控制对室内的噪音状况有着较高的要求,手势识别则对环境光线存在一定的要求。要是解决不了这两个条件方面的限制,我们就会发现用户在家中不停地大喊大叫,又或者站在某一电器前方无奈地持续挥手……

当然,就目前的技术状况而言,一时还难以让这些电器具备自主判断运行场景的能力,依旧得靠用户自己去设定运行方式。就拿洗衣机和冰箱来说,哪怕是现在最智能的洗衣机,我们还是得走过去把衣服放进去,洗完后再把衣服拿出来晾晒;而最智能的冰箱呢,也得我们亲自去拿取食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这些“一步”的问题,恰恰是众多用户觉得智能家居体验“徒有其表”的关键因素。

智能机器人能够让我们开展各式各样的远程操作,甚至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来查询各类信息。不过,当下它仍然无法帮我们拿东西或者收拾房间,也不能自主判定每个家庭成员各自的习惯。 智能机器人的问世,是智能家居在集中控制领域的又一次探索。很明显,现阶段的智能机器人不会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最终模样,并且整个智能家居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有探索总归是好的,这也需要更多的厂家参与进来,一同进行探索。

  上一篇:家具保养:衣柜清洁的三个关键步骤技巧分享  
下一篇:家居智能灯光设计:打造灯光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