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瓷砖选购的常见误区 1. 工程尾货、特价砖:看似诱人实则难遇 在瓷砖市场上,常常能看到打着工程尾货、特价砖旗号的产品,不少业主也热衷于购买这类瓷砖,就因为听信了销售人员所说的“这可是好东西,要不是剩下不多要清仓,你根本没机会买到”,然后兴高采烈地买回家,还四处宣扬。实际上,真正的工程尾货、特价砖是非常罕见的。工程尾货、特价砖通常是指某个工程施工后剩余的瓷砖,由于该颜色批号的瓷砖所剩无几,难以正常销售,所以才特价处理以解决库存积压问题。但在现实中,这类瓷砖很难遇到。也许有人会说,商家称有百八十平米或者几百平米的工程尾货要特价处理,那我买个几十平米也不影响后续销售。但据我了解,正常情况下,剩余这么大面积的瓷砖是不会被允许当作特价砖处理的。就算你真的碰到了,剩余的数量、款式、花色又怎么可能恰好符合你的需求呢?如果不相符,那剩下的瓷砖不是更难售卖甚至只能扔掉吗?例如你需要30平方米,而对方剩余35平方米,你买完后剩下的5平方米要怎么处理?扔掉的话岂不是白白亏损?若不想亏损,等待下一个刚好需要这么大面积的业主是不现实的,最后只能把这剩余面积的成本摊到你头上。总之,市场上常见的所谓工程尾货、特价砖大多是一种销售策略,往往是次品处理或者过时款式处理,真正的尾货是很难碰到的。 2. 橱柜背后、下面的廉价砖:不应单独购买 橱柜背面和下面使用廉价砖是合理的,毕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过,不要单独到市场上去购买这种廉价砖。虽然砖本身很便宜,但这种砖是没有商家单独送货的,加上运费、上楼费之后一算,哎呀,和正品的价格差不多了!所以建议在购买正品瓷砖的时候向卖家提出需求,让他们帮忙提供一些廉价砖。放心,任何一家商家都会有处理砖的,这种才是真正的工程尾货,几平米几平米的,加起来总能满足你的需求面积,卖家一高兴也许还会免费送给你,并且会像正常瓷砖一样负责运输。有时候商家可能确实没有这种处理的廉价砖,但他们可以帮你到其他家购买,要知道,他们购买的价格肯定是内部价,而且他们清楚哪家有这种处理砖,同时还能帮你运输。 3. 买砖需考虑附加成本 有些业主资金比较紧张,在购买瓷砖时只关注瓷砖的价格,却忽略了附加成本。要知道,规格过大的瓷砖不仅价格高,损耗也高。而且,施工瓦匠给出的铺砖价格通常是有一定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是要额外加价的,而且加的钱还不少。原因很简单,就是不好铺。例如800 * 800的地砖,瘦小的瓦匠一个人根本铺不了,就算是一米八的大汉铺起来也很费劲,一般都需要两个人来铺,这种情况下能不加钱吗?再比如像马赛克之类的小瓷砖,铺一块小瓷砖和铺一块正常尺寸的瓷砖工序相同,但小瓷砖的面积小很多,这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进而影响瓦工的收入,肯定是要加钱的。还有铺造型花色的瓷砖,相比正常铺贴更费心、工序更复杂,也是要加钱的。 4. 注重整体使用效果 很多人在设计瓷砖购买方案时绞尽脑汁,但考虑的仅仅是房子空着时的效果,这时候一定要考虑摆放完家具、安装完门之后的效果。例如客厅地面,要考虑摆放沙发、柜子、桌子之后,精心设计的图案是否会被遮挡或者破坏;再比如墙面,要考虑安装完门之后的整体色彩和布局,千万不能只看眼前。 二、瓷砖选购的方法 1. 外观观察 地砖自身的质量和镶贴质量往往通过仔细观察就能一目了然。如果地砖表面平整、边角整齐、面层光亮,釉层内或者釉层中没有夹杂物、斑点,釉面颜色也没有色差,那么这样的地砖通常自身质量较好;反之,就是必须更换的次品。此外,地砖装修镶贴质量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砖与砖之间的接缝高低差是否大于0.5毫米;在2米长的范围内,整体表面的平整度是否大于2毫米;在5米长的范围内,接缝平直度是否超过3毫米,凡是超出上述范围的都属于装修质量不合格。 2. 空鼓检查 检验地砖是否空鼓的方法通常是使用专用小钢锤或者小铁锤、小铁棒,轻轻敲击地砖的四角和中间部位,检测是否有空鼓声音。如果响声清脆,就是正常的;如果有空洞的声音,就是空鼓,这表明镶贴不牢固,装修质量不合格,必须及时铲除更换。在检查过程中,要对空鼓的地砖做好标记,发现有破碎、暴边现象的地砖也要做好标记,这些地砖都需要更换。 3. 泼水试验 地砖镶贴在阳台、卫生间、厨房时,对排水坡度有要求。要检查卫生间、厨房、阳台的地面是否坑洼不平,排水是否顺畅,泼大量的水就可以知道。这一“工序”可以放在最后进行,等其他各项检查都完成之后,用盛水的器具装上水泼洒到地面上,稍等片刻,哪里有积水就表明哪里的地砖铺得不平或者排水坡度做得不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