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装修公司或者装修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不管选择哪一种装修方,都不能轻易否定另一方。在挑选装修公司或者装修队伍的时候,我们能够从公司的规模与形象、老板的形象、网络上的口碑、预算报价是否正规以及报价水平、施工现场的状况等若干方面去考察。特别是在报价期间遇到装修增项的情况时,要怎样才能看懂呢?又该如何通过装修预算去判断一个公司靠不靠谱呢?
以下是关于装修预算的部分问题:如何看待装修增项呢?下方的图会进行解释。

预算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像工程数量估算有误(一般是估算偏高)、把一个项目拆分成多个项目、单价定得较高、按实结算项目过多、存在漏项和缺项情况、定额套用出错,还有品牌型号不明确等。
就工程数量而言,预算数量往往会比图纸中的实际数量多出一些,然而大家却认为预算数量肯定无误。还有一种情况,预算中的工程量也许是正确的,但常常会给材料加上一个损耗率,这可又是一笔净利润呢,毕竟项目单价里已经涵盖了利润以及相关损耗了。
不少公司会把一个原本的项目拆解成好几个项目,原本价值100元的项目这么拆分之后一加总就变成150元了,不过各个项目的价格看起来并不高,这很容易使大家受骗。另外,有的公司会对多道工序进行简化,比如说墙顶面批腻子正常是需要三道工序才能批好的,可是现在装修公司只报二道工序的价格,那后面一道工序就成了增项。(就像图中铲墙时的增项那样)
在报价环节采用某些品牌里质量相对欠佳的材料,然而到了实际施工阶段却会推荐同一品牌中品质较好的材料,这就导致款项增多。(比如:材料不明确的增项)
在施工阶段涉及预算时,比较大的问题往往体现为增项的出现。有时候,我们会对所有的增项持排斥态度,觉得是装修公司或者施工队坑骗了我们。(就像图中所示:工艺不明确的增项)
总而言之,在选择装修施工方时需要注意,装修公司或者施工队的挑选非常关键。当我们选择装修公司或者施工队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公司的规模与形象、老板的形象、网络上的口碑、预算报价是否正规以及报价水平、施工现场的状况等。
大公司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公司,只有能够妥善处理问题的公司才称得上是好公司。
公司规模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好公司。上市公司也会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就像我们知道的某家上市公司,其管理状况就不太理想。同时,也别去找规模太小的公司,例如只有一两间门面房的装修公司。规模小往往意味着其管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旦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力度或许都会受到影响。 从老板或者商务接待人员的形象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对这个公司的管理与理念有所洞察。如今的装修公司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装修公司擅长从提供优质服务、快速响应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等方面去打动客户,它们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并且能够依据客户体验来改进公司管理。 当前,比较不错的公司在网络上都会留有痕迹。如果是正常的网络评价,那肯定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要是全是好评的话,个人认为装修公司是很难做到的。装修公司或者施工队在施工期间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要是说完全不出现问题的公司或者施工队,估计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分析那些负面评论,如果装修公司或者施工队能够迅速且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那我觉得它就算是一家好公司了。
以上海地区为例,从预算报价水平的角度进行选择:半包预算按照价格区分的话,目前存在三档,这里以室内面积计算为例。
每平米600元到800元属于较低的价位,也可以说是比较良心的价格了。在这个价位区间,如果不是朋友出于好心帮忙装修的话,基本上都会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每平米800元到1100元处于中等水平,性价比是比较高的,装修公司在管理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水准。每平米1100元到1500元属于较高的水平,通常是复式住宅、别墅装修会选择的价位区间。
分析增项会发现,这是业主和装修公司双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并非只是装修公司单方面的事。大家想想,是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装修花费少且质量好呢?接下来,大家会比较几家装修公司的报价。不少人常常看不懂报价单里的项目内容,就直接比较总价。这样一来,装修公司若想签单,就必须先压低总价。于是,装修公司会把那些可做可不做或者目前无法确定的项目排除在预算之外,并且把一些不能确定的项目设置为按实际情况结算的项目,同时尽量减少这些项目的数量,从而降低总价。
下一篇:专家教你识破装修潜规则,不看小心被坑!